- Latest News.最新消息
- 育兒小知識
Latest News.最新消息
2013/11/21
寶寶腹瀉、脹氣
腹瀉的定義:
大便的內容大部分是水,每日次數 7~8 次以上(若哺餵母奶則除外)並且合併有躁動不安、哭鬧、拒吃等現象。
可能的原因:
- 牛奶沖調濃度不對奶粉的濃度是有一定標準的,必須要按罐上說明來沖泡,否則就會造成腸內滲透壓問題,而導致便秘(太稀)或腹瀉(太濃)。
- 副食品添加不當,副食品的添加一次只能餵食一種新的食物,由稀到濃、由細到粗、由少到多。
建議方法:
- 少量多餐的方式,幫寶寶補充水分,以免造成脫水的危險。
- 停止所有的乳類食品,並改用無乳糖乳品或遵照醫師建議之飲食。
- 提醒勤換尿布,以防尿布疹。
- 休息:建議讓胃休息 1~2 小時後再餵食,這期間可遵照醫師指示補充合適之口服電解質液。
寶寶脹氣怎麼辦?
脹氣的原因有很多,尤其在初生嬰兒或早產兒消化機能不成熟時更常見。而嬰兒奶粉是乳製品也屬產氣食物的一種,特別在寶寶奶量過多、消化不良或哭鬧吸入過多空氣時,都容易導致脹氣。另外,在副食品的添加上,是否吃過多產氣食物,如地瓜、馬鈴薯、豆類製品、奶類製品等,也是常見造成脹氣的原因。
建議方法:
- 一般脹氣可使用薄荷油擦在媽媽手掌搓熱後,在寶寶肚臍周圍輕輕按摩,幫助排氣。
- 脹氣期間儘可能不添加易產氣食物,或副食品。
- 6個月以上的寶寶,多給予含纖維的副食品,促進排氣及排便。
- 如果脹氣厲害,哭鬧不安、影響食慾,應建議看醫生,檢查是否有生理上的問題。